重新與人對話 心得

markdown
#說明 重新與人對話這本書呢~ 我是剛好在一個臉書社團群組看到有人推薦的,我就想說來讀讀看好像蠻有趣的,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,當看到書的厚度,有點驚訝哈,約五百頁的書籍,其實我一開始以為大約會是三百頁的,就覺得恩那還是快點開始看吧! 重新與人對話,這個標題,我看到時我是猜想,也許對話這個功能被作者認為是現在大眾缺少的,所以用了重新這樣子的定義,但我心裡會覺得,我以為他是一本溝通的書籍,如何和人溝通,如何和人對話這類的,但看了看應該不是哈,這本書對我來說有點深度或有點乏味吧,但還是有得到一些收穫,以下就分享讀這本書的心得!!! #開頭 智慧型手機猶如糖和脂肪,威力強大,使用不節制,就足以毀滅我們 糖和脂肪這兩個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,既然把智慧型手機比喻成他們,大概可以猜測到手機對於作者而言的定位,是個人們喜愛有好處卻也帶來殺傷力的。 總之這個開頭泰讓我震驚了~~更讓我想起有些國家是對糖科稅,會科稅的原因是認為過量的使用糖會對健康造成危害,也就是對於社會健康成本的增加,所以科徵這樣的糖稅,難道在作者眼裡,或許使用智慧型手機是需要被科徵稅務去規範的嗎哈,真的非常的驚訝呢。有許智慧型手機是強大的,這是肯定的,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,但往往越是強大的東西就越帶有毀滅性的威力,這應該也是可以從其他的物質上得證吧!!! #我們說得夠多了,但沒有對話... 又是一句強而有力的話語,我好像真的挺喜歡這樣的句子的,簡短卻又強而有力吧!被他深深吸引! #對話有甚麼不好嗎? 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放在心上去思考我自己對於對話的想法,我想也許在我這個世代的人,有了智慧型手機,可以傳送信件可以傳送訊息,現在更是連信件和訊息都有了收回的功能。 我更認為這樣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,會這樣想是因為,我認為對話沒有不好,但是當我在選擇使用對話或是訊息的衡量依據是在於,我面對的人或事,如果是不是那麼熟的人、不是平輩、甚至事長輩的關係例如老闆老師等,我會選擇的傳送訊息;對於事情上面,當需要談論公事、作業內容時,我也會選擇傳送訊息,那如果是和平輩談論聊天談天這些我認為對話傳送訊息都可以。 會這樣想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因為我們是非常害怕犯錯的,這個觀點在這本書上作者也同樣有提出,我覺得在我身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,我更是這樣在做的,當我們使用訊息時,我們可以在三地確認我是不是傳達的內容是正確無誤的,我自己有修改的機會,因為訊息不同於對話是即時發生的,另外一方面,現在的訊息軟體也是發展出收回的功能,這個功能我更驗證了剛剛的想法,我們怕犯錯,即使是傳送出去的內容都要可以收回可以做修改更正,這是在對話沒有辦法實現的功能,說的話,他出去就是出去了,古人真的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真的是這樣的意義。 那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溝通方式轉換是對於我們來講是好還是壞,應該是說有好有壞,但我不知道這樣子是好比較多還是壞比較多,因為我認為當在傳送訊息我們的內容是有依據的可以回朔的,但是當對話及是發生時沒有人可以證實當時的說話內容,除非是另外做錄音,基於這個點上我會覺得傳送訊息是比較好的,也可能是現在的人記憶力比較不好的關係所導致的嗎??? 另外一方面傳送訊息的不好之處,我會認為是不是傳送訊息時,比起對話少了很多的資訊,例如情緒、語調少了這些在傳達的過程中好像比較容易產生誤會,導致訊息傳送的意思不正確,這樣的現象我自己會比較發現是對於年輕人對於年長者的身上,也許年輕人對年長者在一般對話時可能就不一定那麼順暢了,但轉換成傳送訊息的話,是不是就和原意偏離更遠呢? #電子產品使我們變得脆弱 因為他讓我們難以抗拒,動不動就分心,我們有能力變成另類的科技消費者,就像我們改變飲食的消費習慣依樣。 我們在挑選食物時,對於食物的好壞辨別能力比以前較強,我們知道誘人的食物不見得營養,其實面對科技也是一樣的。 就像現在的科技產品,一代一代的更新,比起上一個機型,有更多的功能可以有更強大的科技表現,但是這些功能難道對於我們來說是"營養"的嗎? 我想這也是作者要給我們的啟示,甚至是很多科技大老的家庭教育當中,父親發明了時下最先進的手機產品,在自己的家中卻不讓自己的子女碰這樣的科技產品,那這又是為什麼呢? #有手機在身邊很好,手機上總是有事情做,手機讓我不孤單寂寞 這樣的行為,左者認為這是人們想要逃避的手法,常常在一群人談話當中,氣氛陷入沉默時,這些空檔,人們往往拿起自己的手機,因為手機填補了這樣的留白,這樣的行為對人們是好的嗎? 作者提出另外一個觀點是,還沒有手機以前,我們可能覺得有些沉寂的片刻是舒服的、是恰到好處的,安靜是一種跟自己相處的舒適空間,但當手機出現後,這些都被變成了無聊,也導致更多的人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相處,跟自己相處我想是一件好的事情,不會跟自己相處的人,他可能是認為這件事是不需要的、另外就是他真的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相處,也許跟手機相處更容易許多。 #面對面交談時,一次只能面對一個人 這樣的想法,我也是認為會是現在多數的人認為對話的劣處吧,因為現在的社會更講求多工、講求效率、好像現在一刻不往前奔跑,馬上就被排山倒海的資訊淹沒。 認為在傳送訊息時可以一次和好多的人溝通,也可以同步在手機上完成很多的作業,這聽起來很好的,但我自己感受到的另外一個缺點是,當我真的和人溝通時,也許就是被這樣的科技寵慣了,我沒有辦法靜下心來聽一個人慢慢說,我習慣了一次接觸好多資訊,一下子吸收進去,讓我覺得一次面對一個人說話,我會覺得他表達得很慢,他為什麼不說重點,他為什麼不講快一些,這樣的焦躁感,但我猜這是因為我被科技寵慣了吧! #語言創造了孤單,表達一個人的痛苦;又創造了獨處,表達獨自一人言然自得 語言真的是很神奇,同樣的一個行為表示著不同的情,而當我們自己處在這樣的環境中,感到的是孤單?還是獨處的怡然呢? #現在的年輕人不習慣獨自完成專案 這樣的說法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,如果是真的大蓋就是因為現在的人可能比較不會獨處吧,當一個人的時候,覺得是孤單,孤單的心情下大概也無法完成甚麼大事,如果真是如此真的得好好學習一個人的時光。 #以前,大家以鄰為友,而不是和十浬之外的人為友。 大概以前的發展是真的和住家附近的人很認識很熟悉,但現在的人不認識周邊的鄰居,反而常常出去旅行,結識世界各地的人為友,更有另外一個轉變是,現在的人只擁有手機這個朋友。 #總結 這本書我認為是講得挺仔細的,他舉了很多例子幫助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理念,但我想假若作者所言為是,我們都知道對話的重要性,我們更應該如同作者所說重新與人對話,那要怎麼開啟呢? 現在的社會環境難道這樣的大眾習慣是可逆的? 也許在與自己的家人相處下可以改變,甚至是與自己的小孩自己的長輩,都是可以重新的 那走入職場社會裡,這要如何重新?這是我自己想到比較有所疑問之處,就留下這些心得吧~ 等多年後也許更有經歷的自己來解惑吧 !

留言